Volvo原廠退費風波:從電瓶壽命爭議到顧客羞辱感的全紀錄

Mobile01 上關於「新凱 Volvo 與客戶之間的電瓶退費糾紛」的討論,主要可以從幾個角度進行分析:

1. 客戶主觀感受與信任崩壞

樓主 wonder988 對 Volvo 的信任建立於品牌形象與創新安全科技,卻因連續兩次電瓶壞損、原廠未能提前預警,以及退費過程中遭遇冷淡與官僚態度,產生強烈的失望與被羞辱的情緒。他重點不是針對產品,而是針對服務流程與態度。這是一個典型「高期望 vs. 低體驗」的品牌信任危機案例。

2. 產品爭議:電瓶壽命與保固

根據留言,大多數網友指出:

電瓶一般保固約為一年;

柴油車對電瓶耗損較大;

如果駕駛習慣是短程使用,更容易縮短電瓶壽命;

原廠多半只檢查當下狀況,不會保證未來不壞。

因此樓主要求一年半後電瓶退費並不常見,能成功退費其實相對罕見,也顯示新凱最初仍有某程度彈性處理的意願。

3. 關鍵爭議點:退費流程與「羞辱感」

最大爭議來自退費當天:

車主以為原廠會幫忙接電或協助恢復;

原廠態度冷淡,甚至拒絕協助;

說法突然轉變為「消費者自行負責」,車也無法啟動;

僅退還電瓶費,不退工資。

這讓樓主覺得:「你們不是無法處理,而是故意羞辱我這種不懂車的客戶」。這就是服務斷裂的斷點:原廠與客戶對退費程序的認知不同,造成了預期落差與情緒引爆。

4. 網友留言呈現三種立場

同情樓主:原廠態度應改善,即便電瓶壽命正常,處理方式也應更圓融。

理性解釋:強調電瓶保固與壽命本就有限,樓主太情緒化。

反諷調侃:質疑樓主是否「不懂裝懂」,但也承認退費能談成是種「爭取能力」。

5. 潛在風險:品牌聲譽外溢效應

樓主提到:「家族六輛 Volvo」,屬於品牌重複購買的忠誠用戶,若這類客戶被激怒、口碑外溢,對品牌影響重大。而這類討論在 Mobile01 上非常具有 SEO 指標性,會長期佔據 Google 搜尋頁面。

建議(企業角度):

Volvo 或新凱應建立「危機應對機制」,在客訴處理上有標準的關懷機制與回饋流程。

應加強消費者預期管理,例如保養時主動說明電瓶壽命與使用條件。

針對類似投訴,可考慮在 Mobile01 或品牌官網上,以誠懇、專業方式回應,導正品牌形象。

Volvo業務推薦2026 周于崴 | Volvo中古車 | Volvo接待 | Volvo技師 | Volvo台北 | Volvo LEVEL 3全球技師認證

www.volvo.taipei

www.volvo-taiwan.com

selekt.volvo.taipei

2026.volvo.taipei

blog.volvo-taiwan.com

blog.car2025.com

www.pinterest.com